【原資新聞📰】原資中心辦理「鄒族Mayasvi歲時祭儀文化走讀」活動
國立東華大學因應教育部推廣「全民原教」的宗旨,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稱原資中心)與原住民民族學院聯合主辦,結合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稱樂藝學程)田野工作課程、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及嘉義縣鄒族庫巴特富野文化發展協會,於2月22日至2月24日聯合舉辦「鄒族Mayasvi歲時祭儀文化走讀」,原資中心邀請全校師生參與,課程由王昱心教授與安梓濱兩位專業師資帶領。
本次課程於2月22日從國立東華大學出發至嘉義縣阿里山鄉特富野部落及達邦部落走讀,由安梓濱老師導覽與近一步認識特富野部落及達邦部落的人文、地景、地貌及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參與學員張同學分享:「自己有去特富野古道走走,風景真的都好漂亮環境生態多元,也有走到可以眺望整個達邦部落的涼亭,整個風景都讓人很印象深刻!」,高同學:「印象深刻的是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非族人和女性禁止進入的場所,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都朝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走讀認識達邦部落及特富野部落的人文、地景、地貌及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 |
第二天到特富野部落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廣場觀禮鄒族Mayasvi(戰祭)祭儀,從迎神祭、團結祭、初登會所祭、成年禮、送神祭、家祭到徹夜的歌舞祭,認識整個Mayasvi(戰祭)祭儀流程及鄒族文化脈絡。參與學員林同學分享:「自己第一次來到阿里山參訪特富野部落的Mayasvi(戰祭),學習到了整個祭儀的流程以及文化價值上的意義,都是第一次感受到鄒族特有的祭儀文化以及部落整個生態環境,整體都覺得很新奇很獨特!」,王同學:「祭儀是許多族人在一年百忙之中難得回家相聚的日子,除了儀式場域的歌聲,儀式中休息期間,各族人家中也不時傳來歡聲笑語與他們自己所熟悉的傳統歌謠、族語歌與聖歌。這種輕鬆且真心的快樂,在一家家的聚會間傳遞整個部落,也聽到許多在地口音、唱法,對鄒族的歌謠也有更多認識,認識他們在歌謠方面的一些重點,還有快樂相聚的氛圍。」
實際認識、了解整個特富野部落鄒族Mayasvi(戰祭)的祭儀流程。 |
除了從攝影區觀禮迎神祭、團結祭、初登會所祭、成年禮、送神祭、家祭,從旁了解整個Mayasvi(戰祭)的流程外,徹夜至隔日的歌舞祭可以讓非鄒族人、學員一同參與圍舞,跳脫大眾對原住民族歡樂祭典的表面認知,實際感受祭儀的莊嚴與不易之處,讓參與學員們都留下深刻的感受。當晚所有同學也把握最後一天學習的時間,自主參與歌舞祭學習樂舞,由部落族人帶領學習歌舞祭,練習到深夜,直到隔天太陽出現才去休息。參與學員張同學分享:「當人實際走入舞圈內才知道要讓隊伍維持美麗的螺旋狀有多困難,彼此需要時刻觀察、感受,調整腳步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當晚歌舞祭一整晚的移動與調整,遠遠不及白天送神曲中族人穩定而和諧的儀式隊伍。」
第三天參觀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位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部落,於104年12月15日啟用,以鄒族文化為核心,推展鄒族文化、文物之典藏保存為主軸,由安梓濱老師帶領學生為鄒族服飾、飲食、祭儀文化做更詳盡的補充,讓同學在昨日特富野部落Mayasvi(戰祭)中所親身觀察到的祭儀文化,透過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的展覽、介紹,了解特富野部落與達邦部落Mayasvi(戰祭)的細節差異,讓同學對鄒族文化的認識有更深的串聯。參與學員張同學分享:「達邦與特富野部落雖相隔不遠,但透過Mayasvi(戰祭)可以發現在祭儀的執行上,有些相異之處。例如特富野部落的男子們在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整裝,整齊的穿戴完後再下樓到廣場迎神,達邦部落的男子們則會在進到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前反穿外衣,進入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後翻轉使紅色正面向外,才會執行後續迎神、團結祭等儀式的進行。而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的樓梯與房頂的建造方式也大有逕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