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資新聞📰】國立東華大學動員救災 師生前往光復鄉協助災後復原

https://reurl.cc/z5n1gV
  台灣東部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一座巨型堰塞湖,於 9 月 23 日因強颱「樺加沙」挾帶豪雨而發生溢流,洪水夾雜大量土石瞬間傾瀉而下,強烈衝擊下游光復鄉、鳳林鎮等地。洪水沖毀橋梁、淹沒家園,造成嚴重的水患與土石流災情。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災害,國立東華大學秉持「大學社會責任」與「全民原教」精神,於 9 月 26 日召開學生事務處緊急會議,立即決定展開校內救災行動,召募自願學生參與,並於 9 月 28 日與 29 日分兩梯次,組織志工隊前往光復鄉展開為期兩天的災後清理協助。兩天共計 82 位師生志工投入行動,展現校園強大的凝聚力與責任感。

  此次救災行動的重點,特別放在本校學生受災家庭。校內共有 31 位設籍於光復鄉的學生,其中超過 10 戶學生家庭受災嚴重。東華大學期望藉由師生共同行動,不僅協助受災居民,也將關懷與支持落實到校內同學,展現「以學生為本」的核心精神。在 9 月 26 日上午召開的緊急會議中,學生事務處邀集跨單位共同研商,討論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整合資源、調度人力。會中確認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受災嚴重,且校內多位設籍光復的學生家庭情況急需支援,會議隨即拍板,由學務處主責,結合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課外組及各學生會與社團,展開兩天的救災協助行動。

  會議結束後,校內立即啟動志工招募行動。短短一天內,就有數十位同學主動報名,許多人願意在連假期間投入災後清理,展現青年學生的責任感與行動力。許多師長也積極響應,主動關心受災學生的狀況,並提供人力與經費支援,形成全校上下齊心動員的局面。9月28日09:00集合於光復火車站前,第一梯次的志工集合出發步行至第一站協助地點,攜帶物資前往光復鄉,並分組進入家中不同區域展開協助。有同學負責鏟土家中的淤泥與垃圾,有人協助一輪車,清理浸泥水後無法再使用的家具與電器,讓災後的空間逐漸恢復原本樣子。第二梯次則於9 月29 日投入,除了延續前一天的工作,更針對受災的學生家庭給予關懷及支援,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透過兩天的行動,共有82位師生齊心投入,不僅讓受災家庭獲得實際幫助,也讓參與的學生深刻體會到「當災難發生時,校園就是最堅實的後盾」。

  在救災現場,處處可見感人的畫面。有同學不畏泥濘,雙手滿是泥水卻依然不喊累,笑著說:「大家加油!」一位受災學生則動情表示:「真的很謝謝你們。」老師們也身體力行,陪同學生一同投入救災,同時並不斷地鼓勵受災同學:「人平安最重要,活著就是希望。」這些畫面不僅溫暖人心,也見證了校園與地方之間的緊密連結。

  國立東華大學長期推動「全民原教」,強調原住民族文化教育不只是課堂知識的傳授,更要落實在日常生活與社會實踐之中。這次光復救災行動,就是「全民原教」精神最真切的展現。學生不僅透過服務行動發揮互助精神,更在過程中培養社會責任感與人文關懷。校方也表示,未來將持續追蹤受災學生的需求,並提供心理輔導與學習支持,確保學生能安心完成學業,同時建立校內志工的長期支援機制,讓「大學社會責任」成為東華不斷延續的實踐力量。展望未來,東華大學強調,這次行動只是起點,協助光復鄉的災後重建,並透過與社區與部落的連結,深化師生對土地的情感與責任。透過這場救災行動,東華不僅展現了大學與學生對社會的承諾,也讓「全民原教」的核心價值更加鮮明: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連結彼此、陪伴前行、共同面對挑戰的力量。